古翅下綱(學名:Palaeoptera)為一類較古老的有翅昆蟲,為新翅下綱的祖先。古翅下綱中大部分物種已滅絕,現生物種包含蜉蝣目和蜻蛉目,牠們的翅膀無法折疊,且為直接飛行肌;新翅下綱的昆蟲翅膀可折疊,且為間接飛行肌。
古翅下綱化石時期:晚石炭紀至現代
PreЄ
Є
O
S
D
C
P
T
J
K
Pg
N
丹麥蜉蝣(英語:Ephemera danica)(Ephemera danica,蜉蝣目)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
昆蟲綱 Insecta
(未分級):
雙髁類 Dicondylia
亞綱:
有翅亞綱 Pterygota
類:
古翅下綱 PalaeopteraMartynov(英語:Andrey Vasilyevich Martynov), 1923
演化支
蜻蜓總目 Odonatoptera
泛蜉蝣總目 Panephemeroptera
†古網翅總目 Palaeodictyopteroidea
複雜的翅膀摺疊機制和間接飛行肌的特徵表明新翅下綱物種在演化樹上是一個單系群,但翅膀無法摺疊的共同特徵並不能說明古翅下綱也是單系群,這種「非新翅下綱的昆蟲便是古翅下綱」的分法是廢紙簍式的分法,只會導致古翅下綱成為尚待整理的並系群,並不能釐清蜻蛉目和蜉蝣目的親緣關係。關於蜻蛉目和蜉蝣目的親緣關係目前有三種假說,其中二種認為古翅下綱為並系群,且蜻蛉目比起蜉蝣目更為接近新翅下綱[1],由蜻蛉目和新翅下綱共同組成的演化支稱為伴翅類(Metapterygota)。
如果把已經滅絕的分類群也加進來的話,古翅下綱這個概念最終將被廢棄或是被改變成更準確地反映出昆蟲進化關係的定義。在許多情況下,古翅下綱下的三個主要分支通常被視為總目,其中古網翅總目本身同樣可能是並系群,為有翅亞綱基群物種的集合。
目次
1 系統分類學
1.1 蜻蜓總目 Odonatoptera
1.2 泛蜉蝣總目 Panephemeroptera
1.3 †古網翅總目 Palaeodictyopteroidea
2 演化支樹狀圖
3 註腳
4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