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

早期历史

编辑

1907年清朝两江总督端方和暨南学堂第一批回国学生合影

学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朝政府创立于江宁府(现江苏省南京市)的暨南学堂。清光绪三十二年,当时正逢庚子后新政,两江总督端方在从欧洲考察宪政归国后,上书光绪皇帝请求允许“南洋各岛及檀香山、旧金山等处侨民”回南京读书,以“宏教泽而系侨情”。之后,在南京鼓楼以南的薛家巷妙相庵旧址成立专门学堂,并取《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迄于四海”之意,命名为暨南学堂,意为将中华民族的道德风范和文化教育传播到南洋等海外各地。郑洪年任第一任堂长。1907年2月底,第一批华侨学生21人抵达南京。不久,又有第二批侨生10名抵达。此后又有不少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华侨学生前来求学。学堂最初只设立了中学部和小学部,性质类似今天的华侨补习学校。1909年,暨南学堂已有在校学生167名,1911年发展到240名。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各省纷纷响应,清张勋领着“辫军”攻进南京城后,曾运来大炮对着暨南学堂。学堂赶紧把学生送到上海避难,大部分侨生返回南洋,小部分参加了革命党,而暨南学堂也因此停办。暨南学堂停办以后,海外华侨和国内教育界人士都强烈要求恢复暨南学堂[4],却遭到袁世凯的百般阻挠,原因是袁世凯窃据大总统宝座,惧怕革命党威胁其政权,因此主观地认为“暨南都是些革命党”。[5]

直到1917年11月,北洋政府教育部才批准恢复暨南学堂,并委派江苏教育司司长黄炎培为筹办员。黄炎培邀请巴达维亚(今雅加达)中华学校校长赵正平共同筹划恢复暨南。在黄炎培的主持下,暨南学堂于1918年在原校址复学,并改名为国立暨南学校。9月9日,暨南学校举行开学典礼。

国立暨南学校校徽

1966年暨南大学(中下)和石牌村(左下)、华南师范学院(中上)的卫星图

暨南大学石牌校区南门

石牌校区行政办公楼

为了适应学生的增多,并创建大学部,学校决定从南京迁到上海的真如。1923年,男生部首先迁至上海真如新落成的校舍,女生部仍留南京。同年9月,独立开设国立暨南商科大学。1927年南京女生部并入上海真如,改组为国立暨南大学。[6]国立暨南大学是民国时期重要的国立大学,全校分大学部、中学部、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1927年6月,在赵正平和姜琦之后,郑洪年继任暨南校长。郑洪年力主将商科改为商学院,并在此基础上增加农学院、文哲学院、自然科学院、社会科学院和艺术院五门,将国立暨南大学建设为当时唯一的华侨大学。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暨南大学的师生因积极参加救亡图存的运动,引起了当时南京国民政府和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关注。1934年1月23日,国民政府教育部以“视察教育和筹募基金”的名义,调郑洪年前往南洋。校长职务由沈鹏飞代理,同年七月沈校长辞职由何炳松继任。1936年,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十一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中国首次组团参加,其中9名暨大学生分别参加了田径、篮球和足球三项比赛。[7]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暨大校舍转徙上海租界和福建建阳直到抗战结束。

1949年5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上海市。1949年6月24日,陈毅、粟裕颁布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文字第一号令”,正式接管暨南大学。1949年8月24日,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颁布军教字第壹号令:“将暨南大学恢复为华侨高级学府以适应侨胞需要,所有该校各院系学生,凡符合上述宗旨而愿继续留校者,准予继续在该校攻读。其余属于文、法、商三院各系者,合并于复旦大学之同院系;属于理学院各系者,合并于交通大学之同院系。”1951年3月22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在北京召开暨大处理问题座谈会,指出暨大由于华侨学生锐减而陷于停顿状态;会议决定:暨大校名不取消,将来如有可能,可考虑复校。暨南大学文、法、商及理学院分别并入复旦大学及上海交通大学,地理学系并入国立南京大学(原中央大学),人类学系并入浙江大学。图书馆藏书于1951年分别调给华东师范大学和复旦大学。[8]

1949年至1957年,回国求学的华侨青年约有43 000人。根据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保护华侨利益,扶助回国的华侨”原则[9],创办了一批归侨中等补习学校、华侨工业中等学校、华侨农业中等学校、外国语专科学校。1957年5月广东省政协第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归侨委员建议设立华侨高等学校。1957年5月13次,省政协主席陶铸主持省政协第25次常委会,专门讨论筹备华侨大学。1957年9月12日,华侨大学筹委会成立,陶铸任主任委员,王匡、陈序经等12人为副主任委员,委员37人。1957年11月14日“筹办大学中央已同意,以恢复暨南大学迁来广州”。1958年2月24日筹委会正式决定复校,请中侨委主任廖承志任董事长,公推陶铸任校长,以广州石牌的广州华侨学生中等补习学校(华侨补校)和港澳学生中等补习学校为校址,本科预科同时招生秋季开学,成立暨南大学筹备委员会办公室,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副厅长梁奇达为办公室主任,张泉林、廖钺为副主任,设科系小组、基建小组、募捐财务小组。先开设中文、历史、航海、矿冶、水产等专业和一年制华侨预科、两年制工农预科。广东省和中侨委各拨款100万元,1958年3月1日香港人士王宽诚捐助100万元分五年缴付。1958年到校教师共105人,其中教授7人,讲师9人,助教42人,应届大学毕业生分配到校的助教47人。1958年招生1304人,其中本科754人,华侨预科293人,工农预科257人。1958年9月24日开学典礼前,筹委会结束,组建暨南大学建校委员会,副省长兼广州市长朱光任主任委员,王越等13人为副主任委员。按照“面向华南、面向东南亚、面向亚热带、面向海洋”朝着综合性大学进行系科专业调整。1963年1月陈序经继任校长。

然而由于其侨校的特殊性质,1970年因文化大革命再度停办,直到1978年经过多方努力,尤其是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的大力支持下,再复校。[10]

校名演变

次序

中文(注册)校名

英译校名

使用时间

1

暨南学堂

ChiNan Academy

1906年~1927年

2

国立暨南大学

ChiNan National University

1927年~1957年

3

暨南大学

Jinan University[注 2]

1958年迄今

现况

编辑

石牌校区富力教学大楼

暨南大学由一所为培植海外华侨子弟而设的学校发展为综合研究型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成为全国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大学,同时也属于“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行列。2006年11月学校隆重举行建校100周年活动,正式迈入百年学府行列。2011年,学校成立研究生院,成为广东省第三所设置研究生院的高等院校。学校也是“111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建设高校之一。

2017年,暨大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之一。

2018年机构改革后,国务院侨办整体并入中共中央统战部,其直属的暨南大学相应调整,成为“部部省”(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共建高校[11]。2018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视察暨南大学。2019年8月6日,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共同建设暨南大学的意见》[12][13]。

2021年,暨南大学在日本东京成立暨南大学日本学院。该学院由暨大与千代田教育集团合作共建,获日本文部科学省认定,是暨大首个海外校园。[14]

学校有国家二级重点学科4个(金融学,产业经济学,文艺学,水生生物学)、国侨办重点学科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广东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1个、广东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4个。19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1个学科进入世界排名1‰。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全日制学生48580人,其中本科生30,180人,研究生18,400人,华侨、港澳台和外国留学生14,621人;有专任教师2,716人,其中两院院士(含双聘)9人,外籍境外院士10人,有国家级领军人才61人,国家级青年人才67人,正高级职称(教授、研究员等)879人,副高级职称(副教授、副研究员等)1,060人,博士生导师904人,硕士生导师2,138人。[15]

相关推荐

从爆品到市值30亿元,这个宠物品牌做对了这件事
bat365在线登录官网

从爆品到市值30亿元,这个宠物品牌做对了这件事

📅 07-10 👁️ 1418
iOS8正式版升级教程 附iOS8.0固件下载地址大全
bat365在线登录官网

iOS8正式版升级教程 附iOS8.0固件下载地址大全

📅 07-03 👁️ 809
交换机重启正常耗时需要多久
365be体育平台

交换机重启正常耗时需要多久

📅 07-26 👁️ 3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