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阅改草堂笔记》卷一:“余在乌鲁木齐,军吏具文牒数十纸,排墨笔请判,日凡客死于此者,其棺归籍,例给牒,否则魂不得入关,以行于冥司故,不用朱判,其印亦以墨,视其文鄙诞殊甚,日为给照事,照得某处某人年若干岁,以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处病故,今亲属搬柩归籍,合行给照,为此牌仰沿路把守关陵鬼卒,即将该魂验实放行,毋得勒索留滞,致千未使”。
纪氏这段记载后面讲他认为是胥吏借机敛财,就停止发牒,后来月夜亲自听到鬼哭,是因为无照不能魂归故乡而哭,才改变主意,照例发给。
这虽是荒唐的鬼故事,可是反映出我们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乡土观念和叶落归根的思想。一般认为人流落天涯已经够叫人感伤的了,死后作了异乡之鬼仍然羁留不能归去,那就更可悲了。
书中记述知道不是纯虚构的故事,因为那份牒文是实有其物的,而且是由官府按照公事手续发的,虽然是给冥司的,实际上等于一份死亡证明书。
从前人死了虽然没有医生开的死亡证书,却照例由道士开“殃榜”,才能入殓殡葬。
附殃煞榜图如下:
历史博物馆所展出的“九华山地藏王菩萨路引”正面有地藏王菩萨像,上方有“往生咒”,下方是一道“勘合”,也是公文,文字大意也和纪氏书中所写差不多,只写亡魂有此为证,前往净土,鬼神不得留难,没有运灵还乡字样而已。
从前,有些地方装殓时常用黄绢朱字的“陀罗经被”,盖在亡人身上,通常有一幅就是“路引”,家属给填上死者姓名和生卒年月时辰,把它放在死者手中,这是“路引”另一样式,至于为什么全用朱印,则因为术家画符都用朱砂,据说朱砂可以僻邪集的缘故。
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